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2700個鴨蛋的啟示


台灣立報 2006/5/16 謝瓊玉

我的小外甥今年讀小二,他的老師經常罰他們「抄課文」。他班上有好幾位同學因為不守規矩,每天被罰抄課文多達10遍以上,有些孩子最後得了厭學症。這些孩子都處在資源弱勢(母親們都是外籍配偶),家長完全不敢聲張。
據報導,今年國中學測,總共有2,700個學生作文零分,震驚了各界。

台北市教育局有感於學生國語文程度江河日下,遂於下學年將小學生的國語課增加一節,急欲搶救學生的國語文能力。行政當局終於正視此一事實,積極謀求補救,值得鼓勵。

但是,增加一節國語課,或者回復到以前的10節課,問題就解決了嗎?我覺得學生程度下降,癥結不只是上課時數減少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到底國語課要怎麼「上」,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呢?我認為,語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若不改善,時數增加並不會有任何助益!我甚至悲觀的預測,如果老師的教學總是停留在識字和抄寫課文這種最低層次的理解的泥淖中,國語課增加一節或10節都可能只是徒然!

據我觀察,這10年教改最大敗筆是:完全忽略了教學研究。學校行政當局為了應付頻仍的活動和評鑑,早已耗盡心力,無暇顧及教學。學年開始,每個學校編得厚厚的教學計畫,幾乎都是從出版商那兒拷貝出來的大同小異的「紙面文章」,課程研究實際上都草草了事。

然而,老師們要面對的並非冷冰冰的行政當局,而是隨時隨地都活蹦亂跳的學生,老師們日子總要過下去,怎樣的教學方式讓老師最輕鬆呢,那就是「抄課文」啦!小學生抄課文時,教室裡一片安靜,這是疲倦的老師們的黃金偷懶時間。學生們還小,多數人相信老師的權威,一遍抄完再來一遍,一節課不就過去了嗎?其實,抄課文並非百害而無一利,只是,繁體字筆劃太多,低年級學生若老是在抄課文,國語課變成了苦刑,學生對學習厭倦,產生反效果,真是於心何忍?

也有人說「手可以幫助記憶」,如果老師真的想讓學生從抄寫中習得語文能力,抄一些課外童詩和國語日報上小朋友寫的短文,也算是間接的閱讀兼寫作練習,算得上是好事一樁。因為,小朋友從這些短文中,不但可以習得寫作的方法,正確表達思想感情的竅門,更可以發現別人如何從口頭語言轉變成書面語言的奧妙,增進對文字符號功能的正確使用和理解。

尤其,低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學會使用文字符號表達想法,也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情。這時候,如何從日常活動中,導引小朋友的寫作動機,是很重要的事。生活中處處是寫作的題材,如觀察天氣的變化、對食物的感覺、自己身體狀況的描述、活動中的個人情緒的理解、生活中的意外事件的敘述等等,隨時教學生將這些意念和想法捕捉下來,就是很棒的寫作的材料。指導小朋友從生活中,練習使用文字表達情緒、溝通情感,寫作真的一點也不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語文科的考試其實無法測出學生真正的語文能力,這是語文科和所有社會學科或數理學科最大的不同。寫作才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最佳量尺,但是寫作也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若要針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升而著眼的話,增加的這節語文課,應該拿來練習寫作或閱讀。要求老師們針對學生的個別需求,尋找適當的閱讀材料和寫作題材,好好練習。老師們千萬別再用那種偷懶無效能的教學方式,繼續打混下去。否則,國語科就是增加到10節課,學生程度依然不可能提升,2,700個鴨蛋還會年年增加。討厭國語課的小學生,恐怕也只會有增無減。

1 則留言:

請於發表留言的身分: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留白。或選擇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