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課本不是聖經--談閱讀教學的理論與實際




國語日報  語文教育版 94/6/15  

雖然,國語課本是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知識的重要工具,但是,有些學生,儘管課本讀得滾瓜爛熟,語文能力還是很難提升。這是因為學習內容侷限於課本,使得思路狹窄,想像力無從發揮,學習動能疲弱的緣故。

從教學現場觀察,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進展,最重要的途徑其實是來自於廣泛的課外閱讀。透過閱讀,不但能積累更多的語彙量和各種不同的句式,大腦也因為課外閱讀而得到積極的休息和調節;只有透過閱讀,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視野,發展智能,更能提高讀寫和鑒賞的水準。

閱讀是所有學科能力的基礎。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其他學科也會受到影響。閱讀能力的強弱,將影響學生整體學習成果的表現,閱讀幾乎已被公認為是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

現在,多數人都已經能夠體認閱讀的重要性,很多老師也極力推動閱讀風氣的養成。但是,很遺憾的,總是有些學生能力不夠,參與感不足,終其一生,可能永遠成為閱讀的門外漢。受完十幾年的基礎教育之後,連看一份報紙,獲取基本生活資訊的能力和習慣都沒有養成。有時候,由於閱讀策略的不當運用,教育說不定反而成為另一種階級分化的元兇,實在不可不慎。

在我看來,小學低年級正是訓練學生閱讀的最佳時機,而且,絕不能有一條漏網之魚。基礎打好之後,其他年級老師推動閱讀,才有辦法。

推動閱讀,當然不能只靠課本,除了課本本身內容範圍受到的限制以外,新編的民間版國語課本,除了文學性、思想性不足之外,內容深淺毫無層次,文體怪異,既不是優美的兒童詩,也不是純粹的白話,充其量只能當作是幼稚園層次的不文不白的“識字本”罷了。更糟的是,課文中的叙述語言與小朋友的真實語言情境差異極大,如果老師習焉不察,以為小朋友讀了課本,認了字,自然學會了讀書和寫作,這是絕不可能的。由於課本荒謬的叙述文體,小朋友根本無法從自身的口頭語言,察覺到轉換成書面語言的微妙的心理過程。

所以,除了課本以外,我認為還須提供更多的教材,才能滿足多數小朋友的需求。多樣化的教材提供,應該從學習注音符號時就開始。一上,可以用注音讀唐詩,用注音符號命名家常用品,用注音符號學習大量兒歌和童謠、謎語等。到了一下,則改用國字學唐詩,也可以從國語日報的兒童作品版,選取淺顯的文章,影印放大,剪貼成正式教材。長篇故事就當作略讀教材,略讀時只要齊讀或討論就好。短文則當課文處理,不但要精讀,而且要熟練,最好能夠背起來。

這些兒童作品的語境,都是小朋友最熟悉的,描述的內容和題材也很容易得到小朋友的認同。小朋友從別人的作品中,將學到如何把自己的主觀語言,轉換成客觀語言的歷程,進而間接學習怎樣從口頭語言進展到書面語言的直接範例,加深了用詞的精當與用詞的準確,以及對於句意的了解。更能體認到寫作其實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實踐能力,在書面語言和口語之間很快的搭起了一座橋。

我發現,課外教材精讀與略讀結合,配上課本的基礎課程,由課內打好基礎,課外再下工夫,課內帶動課外,課外促進課內,豐富課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課內所學知識,轉化成課外閱讀的能力,學生的讀寫能力,才能真正精進。

最近,有學者教授抗議高中課程綱要文言文比例降低,學生程度將會下降。我認為,教學除了課本之外,如果老師們都願意從各種管道收集教材,提供學生更多的學習途徑,文言白話的比例倒是不必太擔心。老師的教學方式將是主宰整體教學成敗的關鍵。

如果每一位國文老師,都能將閱讀觸角儘量主動延伸到課外,內外兼顧。我想,教學時數不是問題,課本內容更不是什麼重要的大事。因為,除了課本,其實還有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閱讀”這件大事。

當然,更希望有一天,教師們真的都有能力,徹底消除所有的“閱讀文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於發表留言的身分: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留白。或選擇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