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如果,沒有遇到毓老師



我常問我自己,我這一生,如果,沒有遇到毓老師,我會不會比較快樂?會不會過得比較「輕鬆」?

我的答案是「不會」。

文學,頂多只能成為一種類似品味之類的,對於人生的一種鑑賞態度,無法讓我的人生產生積極意義。

是老師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賦予我生命的意義。

但是,長期以來,我一直有個疑惑,老師這套生命哲學,與現實社會其實是「格格不入」的。

我想,任何一位力行實踐孔子思想的人,內心的衝突與壓力,應該都不小。

對於人生,我的態度是積極的,但是實踐過程中,我的內心充滿焦慮而且非常孤獨、非常寂寞。

由於老師的緣故,使得我的社會適應更加的困難。

老師那種屬於精英主義者特有的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生命哲學觀,在我們這種功利主義的社會,毋寧可以說是一種「奇蹟式的反叛」(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是多麼多麼的遙遠啊我能實踐的只是小小的自己逆流而上的孤寂更加增添了我的無力感)

由此之故,我雖然帶著我的兩個孩子讀了不少書,但是,我並沒有教他們讀四書,也未曾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用孔子的思想,刻意去影響他們(就像時下許多年輕的媽咪們教孩子讀經)

我希望他們以這個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去生活或思想,他們不必像我活得這麼辛苦。

果然孩子們也都「隨俗」,看來日子過得還算順利,也沒有什麼憂鬱或焦慮的狀況。

他們太像社會上一般的年輕人了,並沒有更好或更壞,也許不必賦予任何人生意義,他們也將過完他們可能庸庸碌碌的人生

有時候,看著已然長大成人的孩子們,我還是覺得有一些些遺憾,或許,我應該在人生態度上給他們一點點影響吧。

不過現在看來,一切都遲了。

我的手帕交女友勸我,孩子願意規規矩矩做事,沒有憂鬱症,就是最好的事,她說我想太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於發表留言的身分: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留白。或選擇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