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毓老師百日紀念會








































今天,我去參加老師的百日紀念會,我看到許多頭髮已經斑白、上了年紀的學長們,到了這樣知天命的年紀,仍然不忘初衷,參與盛會,實在難得!

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聚會,讓彼此完全沒有交集的一群人,齊聚ㄧ堂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我們共同擁有一位特別的毓老師。

同學之間,看起是那麼樣的熟悉卻又那麼樣的陌生。

曾經受到老師思想感召的我們,在老師過世後,漸漸相認、聚會。這是一個超越時空的相聚,從二、三十歲的小夥子到六、七十歲的老先生,通通都是我的同學。

同學們有的在專業領域頗有發展,有的繼承老師的衣缽,開起私塾講授四書五經。其他每個人或多或少,在個人生命歷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老師的啟發與引導,對於生命的價值,頗有些領悟。

也許是奉元學會成立在即,紀念會到後來有點匆忙,氣氛顯得有些走樣。

同學說,為了紀念老師並發揚老師的理念,奉元學會將會陸續整理老師的講課內容,逐一出版。

這真是一項浩大工程。

學會組織需要財力、人力,現在毓老師才剛離開,老師的影響力還深深影響著大部分的同學,大家也願意出錢出力。

可是成立一個組織並不難,如何維持運作,其實才是大學問。

如何選出一個適當的領導者,擴大發揮影響力,帶領同學們繼續走下去,這事並不容易。

帶頭的人,一定要有寬闊的包容力和堅持下去的決心,投入工作以外的時間與精力,凝聚大家的共識,燃燒彼此的熱情,組織才有辦法運作。

學會需要什麼樣的處所來辦公,固定的房租、水電支出、從何處找到人力協助,有否具出納專長的同學能夠處理學會財物?組織資訊透明,才能獲得同學們信任,也有利於往後的募款。

學會若定期出版刊物,刊物內容方向等等。瑣事非常繁雜,實在不是單單靠熱情可以支撐下來的!

如何廣闢財源,可能就是即將面臨的難題。

我想,資訊時代,出書太不環保了,或許成立網站,把老師講課的影音放上去,老師講課的筆記整理好之後,也放在網站公開,讓大家瀏覽,應該是比較省錢省力的方式。

我曾看過南懷瑾網路版的《論語別裁》,寫得也粉不錯呀!

今天出席的同學約有一百四十人左右,相對於兩千七百萬人口的台灣,我們是少數中的少數,少數人想要發揮大的影響力,我覺得與其出書不如請企業家們贊助,讓學有專精的同學在電視上開一個《四書》講堂,傳播效果可能會更大哪!不過這只是我的妄想,應該是很難做到吧!

2 則留言:

  1. 基金會也是要有錢才能辦的。辦活動或出書,都是需要出錢出力的。就怕到時候,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大家上班以外,哪有額外的時間呢!

    回覆刪除

請於發表留言的身分: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留白。或選擇匿名。